2013 年 9 月 19 日晚,上海体leyu·乐鱼网页登录育馆的聚光灯下,丁俊晖与肖恩・墨菲的对决将斯诺克的戏剧性推向极致。这场被誉为 “东方斯诺克史诗” 的对决中,丁俊晖在决胜局以一杆教科书级的斯诺克彻底击溃墨菲的心理防线,最终以 5-4 完成绝杀,不仅终结了个人对墨菲的 “七年之痒”,更掀开了中国斯诺克历史的新篇章。
一、胶着九局:技术与心理的巅峰博弈
比赛从一开始便呈现白热化。墨菲在首局以单杆 86 分清台先声夺人,但丁俊晖迅速以 74 分回敬扳平比分。随后的拉锯战中,两人交替领先,比分多次陷入平局。第四局墨菲单杆 62 分追平,第六局更是轰出 102 分的破百表现,将比分扳至 3-3。此时,丁俊晖展现出顶级选手的抗压能力 —— 第七局通过精准的母球走位和安全球战术,以 74-34 拿下关键局,率先拿到赛点。
然而墨菲并未放弃。第八局他通过防守反击追回一局,将比赛拖入决胜局。此时,现场气氛已紧张到极点:看台上的中国球迷屏息凝神,英国解说员的语速明显加快,连墨菲本人也在击球间隙频繁咬手指缓解压力。
二、决胜时刻:一杆斯诺克定乾坤
决胜局的戏剧性远超所有人预期。丁俊晖率先上手连得 40 分,随后墨菲母球摔袋送分,丁俊晖将优势扩大至 60-0。但墨菲并未缴械,通过顽强防守追回 26 分,将分差缩小至 34 分。此时,丁俊晖祭出了本场比赛的 “致命杀招”—— 他将母球精准停在黄球后方,形成一道几乎无解的斯诺克。
墨菲的两次解球均以失败告终:第一次呲杆失误,第二次大力扎杆仍未能触碰到目标球,现场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笑声。此时的墨菲面色凝重,甚至一度跪地 “求饶”,而丁俊晖则冷静地完成超分,最终以 83-30 锁定胜局。
三、历史意义:打破魔咒与重塑自信
这场胜利对丁俊晖而言意义非凡。此前两人交锋中,墨菲以 9 胜 8 负略占上风,且多次在决胜局中击败丁俊晖。而此次绝杀不仅终结了丁俊晖对墨菲的心理阴影,更让他首次在上海大师赛中突破八强瓶颈,最终一路夺冠,成为赛事历史上首位中国冠军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这场胜利成为丁俊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。在随后的比赛中,他先后击败罗伯逊、霍金斯等世界顶尖选手,并在决赛中与肖国栋上演历史性的 “中国德比”,最终以 10-6 夺冠,成就个人第七个排名赛冠军。这场胜利不仅让丁俊晖的世界排名飙升至第二位,更让中国斯诺克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大幅提升。
四、赛后余波:技术细节与时代印记
这场对决的技术含量至今仍被球迷津津乐道。丁俊晖在决胜局的斯诺克设计被《斯诺克评论》评为 “十年最佳战术”—— 母球精确停在黄球后方 0.5 厘米处,既封住顶袋线路,又迫使墨菲必须通过扎杆才能解球。而墨菲的两次解球失误则暴露了其更换新球杆后的适应问题,解说员袁成指出:“新球杆的重心差异让墨菲在关键球处理上出现明显偏差”。
此外,现场观众的反应也成为经典画面。当墨菲第二次解球失败时,看台上爆发出的掌声持续近半分钟,甚至有球迷激动落泪。而丁俊晖赛后的采访更显大将之风:“最后一局我确实有些紧张,但斯诺克就是这样,你必须在压力下保持清醒”。
这场对决不仅是一场比赛,更是中国斯诺克从 “神童时代” 迈向 “黄金一代” 的里程碑。正如《中国体育报》所言:“丁俊晖用一杆斯诺克打破了西方对斯诺克的垄断,让世界看到了东方选手的智慧与韧性。” 而这场发生在 2013 年上海的经典战役,至今仍在斯诺克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。